积累了一些有点用处的 prompt. 效果还不错,分享之。
一些其他的 prompt 分散在博客的各处,例如 实习笔记一 等,请参阅。
持续更新。
期末课程小论文
1 2 3
| 作业要求:『小论文: 请针对我国电力体制改革、电力市场建设、电价体系建设的某个具体问题,结合电力市场理论与技术的授课内容开展研究和分析,题目自拟。4000-5000字。』
可以有什么方向?选什么题目?
|
网上查询到两个相关网页,想以此为方向。导出为 pdf,附上:
1 2 3 4
| 就这两个文件的内容,是否可以写和电力市场相关的小论文? - 这是一个期末课程作业,要求不是很高,有小论文的形式就行。 - 国内外相关研究可以用哪些中英文关键词搜索? - 分析写作思路,形成初步框架
|
找了一些论文附上:
1 2 3 4
| 引言部分,参考这些 pdf 简要写写研究现状,然后再按你的写作框架简要写写:
『1.1 研究背景:在“双碳”目标下,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对电网灵活性的迫切需求 。1.2 V2G的角色与价值:介绍V2G技术(车辆到电网)的基本原理,明确其作为“移动分布式储能单元”的定位,是重要的需求侧资源 。 1.3 研究内容与结构:提出本文将要探讨的核心问题(机遇、挑战与路径),并简述论文框架。』
|
1 2 3 4 5 6 7 8 9
| 根据你之前的提纲:
『二、 V2G参与电力市场的理论价值与模式2.1 V2G作为虚拟电厂(VPP)的聚合模式:阐述单个电动汽车如何通过负荷聚合商打包成虚拟电厂,参与市场交易 。 2.2 V2G可参与的电力市场品种: * 电能量市场:通过峰谷电价差套利(低谷充电,高峰放电)。 * 辅助服务市场:提供调频、备用等服务,获取调节收益。 * 容量市场:为系统提供可靠容量,获得容量补偿(前瞻性探讨)。2.3 V2G的经济与社会效益:降低用户用电成本、延缓电网投资、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。』
生成第二章,如果有必要的数学公式,也请加入。如果你认为某处应当加入适当的图片,加粗提醒我加入什么样的图片(可以用文字描述图片内容)。
|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
| 根据你之前的提纲:
『三、 我国V2G规模化应用的现实挑战3.1 电池寿命焦虑:用户对电池衰减的担忧是首要障碍 。引用文件中的调研数据(46.32%的用户顾虑)和美国的研究作为佐证 。
3.2 经济激励不足:
* 收益模式单一:主要依赖峰谷价差,收益有限 。
* 设备成本高昂:V2G充电桩成本是普通桩的2-3倍,投资回收期长 。
3.3 技术与标准体系障碍:
* 互操作性差:车、桩、网通信协议不统一,协同效率低 。
* 计量与并网难题:“关口表后”设施的独立计量和并网安全标准待完善 。3.4 商业模式不成熟:缺乏清晰、可持续的商业模式,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 。
四、 试点城市的破局实践与路径分析
4.1 上海模式:精细化管理与全场景试点
* 政策先行:《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》等政策的顶层设计 。
* 技术验证:从大规模集中测试到全国首个居民V2G桩的技术验证成功 。
* 破解之道:通过“浅充浅放”缓解寿命焦虑 ,探索“绿色积分”等多元激励 ,升级智能电表解决计量问题 。
4.2 常州、合肥、广深等地模式:高额激励与产业联动
* 高额补贴与价格激励:常州、合肥、深圳等城市出台了具体的放电补贴或高额放电电价,直接刺激用户参与 。
* 场景化应用:常州推动园区微电网示范 ,上海聚焦重卡换电站、崇明岛出租车应急电源等 。
4.3 路径提炼:从试点实践中总结出 V2G 的可行发展路径:
* 政策驱动:顶层设计明确目标与补贴,为市场注入初始动力。
* 市场主导:构建能够反映V2G灵活性价值的电价和市场机制(如分时电价、辅助服务补偿)是核心。
* 技术支撑:完善标准体系,推动车、桩、网互联互通。
* 商业创新:鼓励负荷聚合商、虚拟电厂运营商等新兴市场主体发展。』 同时,你也需要参考我之前发你的相关的文件。
将第三章和第四章合为一章,第三章只需要非常简略的一段话带过就可以。
如果有必要的数学公式,也请加入。如果你认为某处应当加入适当的图片,加粗提醒我加入什么样的图片(可以用文字描述图片内容)。
|
最后的成品: